仿真科学与技术及其军事应用丛书:作战仿真可信性

售价 降价通知
市场价 ¥59.27
会员等级价格
  • 上架时间
    2022-03-27
  • 累积评价0人评价

  • 累计销量

  • 赠送积分42

  • 数量
    减少数量 增加数量   有货
平台自营
商家名称:
标准查询网
客服邮件:
2591325828@qq.com
客服电话:
010-62993931
在线客服: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微商城

推荐精品

同类品牌

最近上新

  • 商品名称:仿真科学与技术及其军事应用丛书:作战仿真可信性
  • 商品编号:11390535
  • 品牌:
  • 上架时间:2022-03-27
精彩书摘:
  5.属性的约简及其算法
  在作战仿真中,属性并不是同等重要的,甚至其中某些属性是冗余的。所谓知识约简,就是在保证信息系统分类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删除其中不相关或不重要的属性。
  令R为一族等价关系,P∈R,如果ind(R)=ind(R—{P}),则称P为R中不必要的,反之称P为R中必要的。如果每个P∈R都是R中必要的,则称R是独立的,否则称R为依赖的。设P∈R,如果P是独立的,且ind(P)=ind(R),称P为R的一个约简。
  R中有多个约简时,R中所有必要关系组成的集合称为R的核,记为core(R)。
  定理7.1:core(R)=∩red(R),其中red(R)表示R的所有约简。
  在应用中,一个分类对另一个分类的关系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决策表中,由此引入相对约简和相对核的概念。
  令P和Q为U中的等价关系,Q的正域记为posP(Q),即posP(Q)=UP(X)。
  Q的P正域是U中所有根据分类U/P的信息可以准确划分到关系Q等价类中去的对象集合。
  令P和Q为等价关系,R∈P。如果posp(Q)=posP—R(Q),则称R为P中Q不必要的,否则称R为P中Q必要的。如果P中的每个R都为Q必要的,则称P为Q独立的。当(P—R)为P的Q的独立子族,且posp(Q)=posP—R(Q),则族(P—R)称为P的Q相对简化。
  ……
作者简介:
  谭亚新,装甲兵工程学院军事装备学专业博士毕业。从事作战仿真研究10年,对作战仿真可信性有深八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成果。在《系统仿真学报》、《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等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EI收录3篇,出版著作2部。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第三届全国仿真大奖赛三等奖。
  
  王立田,河北行唐人。1994年入伍,博士毕业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军事装备学专业。现为陆航研究所航空武器室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武器装备仿真、军械火控等。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2篇EI收录。参与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出版著作《装备作战仿真》1部(排名第三)。
内容简介:
  《仿真科学与技术及其军事应用丛书:作战仿真可信性》分为11章,按照“基础一理论一方法一应用”的体系编写,内容涉及作战仿真可信性中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内容。第1章为绪论;第2章讲述作战仿真的一般过程,分析了各环节中影响作战仿真可信性的因素;第3章论述了建模与仿真的相似理论,重点阐述了相似的传递性和叠加性,提供了一种分阶段、多侧面保证作战仿真过程和结果与原型系统相似,从而提高仿真可信性的思路;第4章论述了仿真可信性的理论体系及作战仿真可信性的基本理论;第5~8章论述了装备级、战术级作战仿真系统以及战争复杂系统仿真可信性的分析与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相似理论的评估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方法、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基于粗糙集的方法、基于粗糙一模糊的评估方法、基于模糊推理的评估方法等;第9章阐述了作战仿真可信性的控制方法——面向数据、模型、仿真试验过程、仿真应用的方法(DMPA);第10章针对仿真系统中的病态数据,阐释了病态数据的检测方法;第11章给出了两个典型的作战仿真可信性评估与控制的实例。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作战仿真的分类
1.2 作战仿真可信性的作用和意义
1.3 仿真可信性的研究现状
1.3.1 仿真可信性研究的发展历程
1.3.2 仿真可信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仿真可信性的关键技术
1.4.1 模型与仿真的v&v技术
1.4.2 数据的VV&C技术

第2章 作战仿真概述
2.1 作战仿真的必要性
2.2 作战仿真试验的基本类型
2.2.1 按试验目的划分
2.2.2 按实兵参与程度划分
2.3 作战仿真试验的基本构成
2.3.1 问题、思想和假设
2.3.2 作战仿真试验的参与人员
2.3.3 试验专用装备
2.3.4 规则与脚本
2.4 作战仿真试验的一般过程
2.5 作战仿真可信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3章 建模与仿真的相似理论
3.1 仿真可信性与相似理论的关系
3.1.1 相似理论在仿真可信性研究中的地位
3.1.2 相似理论在仿真中的指导作用
3.2 相似理论的基本内容
3.2.1 相似的基本理论
3.2.2 按仿真研究对象对相似理论的分类
3.3 作战仿真中的相似性
3.3.1 作战仿真中的一般系统特性相似
3.3.2 作战仿真中的复杂系统特性相似
3.3.3 作战仿真中相似的标准

第4章 仿真可信性理论
4.1 仿真可信性的理论体系
4.2 仿真可信性基本理论
4.2.1 仿真可信性的基本概念
4.2.2 仿真可信性的结构
4.2.3 仿真可信性的度量
4.2.4 仿真可信性的分析与评估方法
4.3 仿真可信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理论
4.3.1 仿真可信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数据的可信性理论
4.3.3 模型与仿真系统的可信性理论
4.3.4 仿真结果的可信性理论
4.4 仿真可信性的控制方法

第5章 装备级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
5.1 装备级作战仿真可信性的组成
5.1.1 体系结构单元可信性
5.1.2 实体类型单元可信性
5.1.3 模型算法数据单元可信性
5.1.4 仿真管理单元可信性
5.1.5 可视化单元可信性
5.1.6 智能单元可信性
5.2 装备级作战仿真可信性评估的指标体系
5.3 可信性评估指标的设计和筛选
5.3.1 可信性评估指标的设计
5.3.2 可信性评估指标的筛选

第6章 战术级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
6.1 基于相似理论的评估方法
6.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方法
6.3 基于模糊综合评估方法
6.3.1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基础
6.3.2 可信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实现

第7章 战争复杂系统仿真可信性分析方法
7.1 基于仿真结果的可信性分析方法
7.1.1 作战仿真结果的分类
7.1.2 作战仿真结果的总体分析
7.2 基于灵敏度的可信性分析方法
7.2.1 敏感因素选择
7.2.2 敏感因素变化对仿真结果的影响预计
7.2.3 敏感因素的改变及结果分析

第8章 战争复杂系统仿真可信性评估方法
8.1 基于粗糙集的评估方法
8.1.1 粗糙集理论的一般概念
8.1.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可信性评估过程
8.1.3 属性依赖关系在可信性评估中的应用
8.2 基于粗糙-模糊的评估方法
8.2.1 基于粗糙一模糊综合评判的可信性评估步骤
8.2.2 基于粗糙一模糊综合评判的可信性评估
8.3 基于模糊推理的作战仿真可信性评估方法
8.3.1 评估模型建立
8.3.2 评估状态等级划分
8.3.3 模糊推理计算过程
8.4 作战仿真可信性的整体评估方法
8.4.1 作战仿真系统与战争系统复杂性相似的关键要
8.4.2 基于关键要素相似的整体评估步骤

第9章 基于DMPA的作战仿真可信性控制方法
9.1 DMPA可信性控制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总体结构
9.1.1 DMPA可信性控制方法的基本思想
9.1.2 DMPA可信性控制方法的总体结构
9.2 数据的可信性控制
9.2.1 数据的可信性等级划分
9.2.2 数据的可信性控制方法
9.3 模型的可信性控制
9.3.1 模型的可信性等级划分
9.3.2 模型的可信性控制方法
9.4 面向仿真试验过程的可信性控制方法
9.4.1 仿真方案设计的可信性控制方法
9.4.2 边界条件的可信性控制方法
9.4.3 指挥规则的可信性控制方法
9.4.4 仿真实施过程的可信性控制方法
9.4.5 仿真结果处理的可信性控制方法
9.5 面向应用的可信性控制方法
9.5.1 多想定仿真应用
9.5.2 研讨厅式推演仿真应用

第10章 作战仿真中数据的病态数据检测
10.1 作战仿真数据的分类
10.1.1 美国国防部建模与仿真办公室关于仿真数据的分类
10.1.2 基于数据性质的分类
10.1.3 基于数据作用的分类
10.2 数据可信性的相关概念
10.2.1 数据质量控制
10.2.2 错误数据
10.2.3 病态数据
10.2.4 异常数据
10.3 基于知识树的病态数据检测
10.3.1 知识树模型
10.3.2 作战仿真中的病态数据
10.3.3 病态数据检测规则集
10.3.4 病态数据检测过程的设计

第11章 作战仿真可信性控制与分析评估实例
11.1 某兵团级作战仿真可信性控制与评估
11.1.1 基于DMPA方法的仿真可信性控制实现
11.1.2 可信性分析与评估实现
11.2 某分队级作战仿真可信性评估
11.2.1 系统组成
11.2.2 系统的主要特点
11.2.3 系统主要功能
11.2.4 先进分布作战仿真对抗系统可信性评估
参考文献
商品评价
  • 0%

    好评度

  • 好评(0%)
    中评(0%)
    差评(0%)
  • 全部评价(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 用户晒单(0)
售后保障
售前服务电话:010-62993931
售后服务电话:010-62993931
本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本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运费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
本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标准查询网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厂商,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厂商)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常见问题
下单后可以修改订单吗?

由本网站发货的订单,在订单发货之前可以修改,打开“订单详情”页面,若已经出现物流信息,则表示订单无法修改。

无货商品几天可以到货?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商品的到货时间:若商品页面中,显示“无货”时:商品具体的到货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您可以通过商品页面的“到货通知”功能获得商品到货提醒。

订单如何取消?

如订单处于暂停状态,进入“我的订单"页面,找到要取消的订单,点击“取消订单”按钮,若已经有物流信息,则不能取消订单。

可以开发票吗?

本网站所售商品都是正品行货,均开具正规发票(图书商品用户自由选择是否开发票),发票金额含配送费金额,另有说明的除外。

如何联系商家?

在商品页面右则,您可以看到卖家信息,点击“联系客服”按钮,咨询卖家的在线客服人员,您也可以直接致电。

收到的商品少了/发错了怎么办?

同个订单购买多个商品可能会分为一个以上包裹发出,可能不会同时送达,建议您耐心等待1-2天,如未收到,本网站自营商品可直接联系标准查询网在线客服。

如何申请退货/换货?

登陆网站,进入“我的订单”,点击客户服务下的返修/退换货或商品右则的申请返修/退换货,出现返修及退换货首页,点击“申请”即可操作退换货及返修,提交成功后请耐心等待,由专业的售后工作人员受理您的申请。

退/换货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退货处理周期(不包含检测时间):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7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各支付方式退款时间请点击查阅退款多久可以到账;
换货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15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
温馨提示

关闭
您尚未登录

用户登陆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