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区创新性品格:武汉

售价 降价通知
市场价 ¥46.82
会员等级价格
  • 上架时间
    2022-03-26
  • 累积评价0人评价

  • 累计销量

  • 赠送积分33

  • 数量
    减少数量 增加数量   有货
平台自营
商家名称:
标准查询网
客服邮件:
2591325828@qq.com
客服电话:
010-62993931
在线客服: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微商城

推荐精品

同类品牌

最近上新

  • 商品名称:科技园区创新性品格:武汉
  • 商品编号:10407675
  • 品牌:
  • 上架时间:2022-03-26
内容简介:
    《科技园区创新性品格: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经济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管理学理论和系统论理论为指导,对科技园区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科技园区的体制机制创新的特点和模式,剖析了我国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现状,探讨了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宏观背景和环境,分析了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机的现状与特征,总结了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内容,以及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支撑体系,并结合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实际,具体研究了武汉中国光谷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提出了光谷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目标与路径。
目录:
第一章 高新区发展的背景和理论解释<br>1.1 世界科技园区的起源及分类<br>1.2 高新区的内涵及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br>1.2.1 开发区的内涵及其发展<br>1.2.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内涵及功能<br>1.2.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br>1.2.4 体制机制的概念及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br>1.3 高新区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理论基础<br>1.3.1 功能性理论<br>1.3.2 组织、管理、系统理论<br>1.3.3 创新理论<br>1.4 高新区建立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br>1.4.1 高新区的建立和发展阶段<br>1.4.2 高新区及体制机制创新的阶段性特征<br>1.4.3 高新区发展的主要成绩<br>第二章 世界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发展比较<br>2.1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br>2.1.1 美国硅谷的体制机制创新<br>2.1.2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体制机制创新<br>2.1.3 澳大利亚高科技园区的体制机制创新<br>2.1.4 欧洲高科技园区的体制机制创新<br>2.2 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及发展中国家科技园区的体制创新<br>2.2.1 韩国大德科技园的体制机制创新<br>2.2.2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体制机制创新<br>2.2.3 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的体制机制创新<br>2.3 国内高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个案<br>2.3.1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体制机制创新<br>2.3.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体制机制创新<br>2.3.3 深圳高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br>2.4 世界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启示<br>2.4.1 管理体制创新要依托园区自身特点<br>2.4.2 产学研融合是基础<br>2.4.3 科技金融创新是助推器<br>2.4.4 利用全球创新资源<br>第三章 我国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现状<br>3.1 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br>3.1.1 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探索<br>3.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推进需要国家高新区继续创新<br>3.2 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概况<br>3.2.1 历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形成了建设高新区的国家共识<br>3.2.2 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重大事件扫描<br>3.2.3 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概况<br>3.3 国家高新区组织机制<br>3.3.1 在国家层面,高新区宏观管理体系日益完善<br>3.3.2 在地方层面,形成了建设高新区的强大合力<br>3.4 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br>3.4.1 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意义<br>3.4.2 国家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现状<br>3.4.3 成果转化机制存在的问题<br>3.5 产学研结合机制<br>3.5.1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关键<br>3.5.2 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历程<br>3.5.3 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br>第四章 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环境与目标<br>4.1 体制机制创新的国际国内环境<br>4.1.1 世界科技园区发展出现新情况、新特点<br>4.1.2 经济总体稳定增长,发展与转型是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主题<br>4.1.3 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组织新形态重构高新区产业功能<br>4.1.4 国际化和市场化日益融合,决定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深度和广度<br>4.1.5 行政、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决定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和方式<br>4.1.6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决定高新区目标定位的层次和区域差异<br>4.1.7 城市发展模式和高新区功能决定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点<br>4.1.8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非均衡向均衡转变<br>4.2 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环境<br>4.2.1 “一次创业”阶段高新区的政策环境<br>4.2.2 “二次创业”以来高新区的政策环境<br>4.2.3 未来的高新区政策走向<br>4.3 高新区及其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br>4.3.1 高新区的目标<br>4.3.2 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br>第五章 国家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创新<br>5.1 国外科技园区管理体制的类型与特征<br>5.1.1 国外科技园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br>5.1.2 国外科技园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br>5.2 国内高新区管理体制的类型与特征<br>5.2.1 国内高新区的管理体制<br>5.2.2 国内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br>5.3 国内外科技园区管理体制对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启示<br>5.4 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问题及原因<br>5.4.1 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主要成就<br>5.4.2 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br>5.4.3 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br>5.5 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br>5.5.1 影响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因素<br>5.5.2 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政策建议<br>第六章 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内容<br>6.1 产业集群机制创新<br>6.1.1 高新区产业集群的现状<br>6.1.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br>6.1.3 高新区产业集群机制创新的重点<br>6.2 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br>6.2.1 创新、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系统<br>6.2.2 中关村、深圳等典型国家高新区创新网络的分析<br>6.2.3 高新区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重点<br>6.3 公共服务平台和对外交流合作机制的创新<br>6.3.1 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br>6.3.2 对外合作交流机制创新<br>第七章 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支撑体系<br>7.1 高新区人才支撑体系<br>7.1.1 高新区人才支撑体系的特征与功能<br>7.1.2 高新区人才支撑体系的创新导向<br>7.2 高新区财税支撑体系<br>7.2.1 高新区财税支撑体系的作用<br>7.2.2 高新区财税支撑体系的发展导向<br>7.3 高新区风险投资支撑体系<br>7.3.1 高新区风险投资的模型结构<br>7.3.2 高新区风险投资支撑体系的构建目标<br>7.4 高新区服务支撑体系<br>7.4.1 高新区服务支撑体系的影响效应<br>7.4.2 高新区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导向<br>7.5 高新区科技支撑体系<br>7.5.1 高新区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过程与特征<br>7.5.2 高新区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导向<br>第八章 中国光谷的体制机制创新<br>8.1 中国光谷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br>8.1.1 创新企业孵化器运作机制<br>8.1.2 创新股权激励机制<br>8.1.3 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br>8.1.4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br>8.1.5 创新投融资服务机制<br>8.1.6 创新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br>8.2 光谷体制机制创新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发展路径<br>8.2.1 光谷体制机制创新的发展思路<br>8.2.2 光谷体制机制创新的总体目标<br>8.2.3 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路径<br>8.3 光谷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措施<br>8.3.1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政府行政效能<br>8.3.2 探索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新机制,着力推进高新区自主创新<br>8.3.3 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着力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br>8.3.4 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提升园区国际竞争力<br>8.3.5 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投融资机制改革试点<br>8.3.6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构筑中国光谷人才高地<br>8.3.7 创新中介服务机制,破除市场主体之间边界障碍<br>后记<br>参考文献
商品评价
  • 0%

    好评度

  • 好评(0%)
    中评(0%)
    差评(0%)
  • 全部评价(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 用户晒单(0)
售后保障
售前服务电话:010-62993931
售后服务电话:010-62993931
本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本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运费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
本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标准查询网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厂商,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厂商)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常见问题
下单后可以修改订单吗?

由本网站发货的订单,在订单发货之前可以修改,打开“订单详情”页面,若已经出现物流信息,则表示订单无法修改。

无货商品几天可以到货?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商品的到货时间:若商品页面中,显示“无货”时:商品具体的到货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您可以通过商品页面的“到货通知”功能获得商品到货提醒。

订单如何取消?

如订单处于暂停状态,进入“我的订单"页面,找到要取消的订单,点击“取消订单”按钮,若已经有物流信息,则不能取消订单。

可以开发票吗?

本网站所售商品都是正品行货,均开具正规发票(图书商品用户自由选择是否开发票),发票金额含配送费金额,另有说明的除外。

如何联系商家?

在商品页面右则,您可以看到卖家信息,点击“联系客服”按钮,咨询卖家的在线客服人员,您也可以直接致电。

收到的商品少了/发错了怎么办?

同个订单购买多个商品可能会分为一个以上包裹发出,可能不会同时送达,建议您耐心等待1-2天,如未收到,本网站自营商品可直接联系标准查询网在线客服。

如何申请退货/换货?

登陆网站,进入“我的订单”,点击客户服务下的返修/退换货或商品右则的申请返修/退换货,出现返修及退换货首页,点击“申请”即可操作退换货及返修,提交成功后请耐心等待,由专业的售后工作人员受理您的申请。

退/换货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退货处理周期(不包含检测时间):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7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各支付方式退款时间请点击查阅退款多久可以到账;
换货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15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
温馨提示

关闭
您尚未登录

用户登陆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