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咖啡厅:荣格性格哲学

售价 降价通知
市场价 ¥38.79
会员等级价格
  • 上架时间
    2022-04-17
  • 累积评价0人评价

  • 累计销量

  • 赠送积分27

  • 数量
    减少数量 增加数量   有货
平台自营
商家名称:
标准查询网
客服邮件:
2591325828@qq.com
客服电话:
010-62993931
在线客服: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微商城

推荐精品

同类品牌

最近上新

  • 商品名称:哲人咖啡厅:荣格性格哲学
  • 商品编号:12022830
  • 品牌:
  • 上架时间:2022-04-17
精彩书摘:

  一、自我的探索

  在一个把实利看得高于精神的社会中,个人性格的形成和完善必然受制于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种种物质需要虽然也可以视为精神需要的体现,但正如任何片面的追求都必然把人扭曲一样,对“物质”的贪得无厌的追求,往往成为对精神追求的最大限制,因而总是蕴涵着把人降低到动物水平或机器水平的危险。另一方面,只要对拼命追求物质利益的“强迫冲动”作深层心理分析,隐藏在这种冲动下面的“权力意志”、“死亡恐惧”等等便往往暴露无遗——而随着个人的成长,最需要由更高的精神追求来予以平衡和消除的,恰恰是这些未能被人意识到,并因而极大妨碍了个性完善的“心理障碍”。

  个性化作为个人生命发展的“自然需要”,并不能从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中获得保证,相反,“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总是与集体标准相冲突,因为个性化即意味着从一般性中分离和分化出来,建立起自己的特殊性——不是一种‘后来获得’的特殊性,而是一种业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心理构造中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只有在“上帝”或“自然”那里去获得承认,却很难从社会集体标准中获得应有的尊重。

  那么,通往“上帝”或“自然”的那条路究竟在哪里呢?或者说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完善怎样才能获得“上帝”或“自然”的尊重和承认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地探索自我,从而在灵魂的深处、在“自己”和“自我”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1.心灵结构

  我们头脑中的意识并不是我们舰队惟一的舰长,甚至也不是我们思想的舰长。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也不管是好是坏,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都要受到那些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的力量的影响。

  心灵的每一次外在显现都同时混合着多种影响。首先是清醒的自我(the conscionsego)的影响;其次是个人以及个人所从属的群体身长那些很少被意识到的情结的影响;再次是来自未被意识到的集体心理的那些无论以什么方式结合在二起原型动力机制的影响。

  ①意识的基础:无意识

  在西方,二十世纪被某些学者称为精神分析的世纪。这一说法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精神分析学在二十世纪文化领域中的显要地位却是不可否认的。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在“理性”的专制之下发现了被压抑受排斥的无意识。这一发现为二十世纪许多重大问题(包括后来的语言及话语问题)的研究揭开了序幕。

  无意识这一概念,其最初的思想萌芽可以往前一直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关于“迷狂”的著名说法,被认为是西方无意识思想之起源。其实这一“起源”似可追溯到某些更为古老的神话。尽管在弗洛伊德之前,莱布尼茨、歌德、叔本华、卡勒斯、哈特曼等人都对无意识的发现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但真正在近代科学(医学、心理学)基础上为无意识概念奠定牢固基础的,却不能不说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注意到,许多具有强迫症状的神经症患者常常不能自制地采取一定的行动,对于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又说不出原因。大量的研究之后,弗洛伊德断定:在人类自觉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人们没意识到的内驱力,这个内驱力时刻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便是无意识。在经过更多的研究之后,他进而得出结论说:精神活动本身都是无意识的;那些有意识的过程只不过是整个精神生活的片断和局部。用通俗的话讲,整个精神生活就像是一座海岛,意识只是露出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无意识则是隐藏在水下,成为意识基础并决定其方向的绝大部分。

  那么,无意识是怎样形成的呢?

  按照弗洛伊德最初的理解,无意识主要来自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幼年生活中那些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医疗实践的证实:当他以诱导的方式让病人说出那些被压抑和遗忘了的经验时,病人的症状立刻大见减轻甚至完全好转。弗洛伊德因此认为:无意识是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的集合场所,它们是文化和道德意识中不能见容的部分,并且在极大程度上打上了“性欲”的烙印。

  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以“性欲”来解释无意识的基本性质。他认为性的需要并不是人类生活惟一的基本需要,相反,人的“精神需要”有时反倒比“饮食男女”更基本更重要。精神需要中最重要的是对于神话、宗教和艺术的需要,这些需要不仅涉及人生意义这一终极问题,而且非常现实地涉及人们以什么方式共同生活的问题——例如只是出于物质需要和性的相互利用而聚集在一起,还是在宗教和神话的庇护下共谋发展并避开可能面临的毁灭和灾难。

  从这一基本思路出发,荣格赋予无意识以极其深广的内容和意义。这首先表现在从理论预设上假定无意识具有非个人和超个人的特性。

  在荣格看来,个人意识即使再加上个人无意识,其范围也是十分狭窄有限的;或多或少属于表层的无意识无疑具有个人特性,但这些特性绝不足以说明无意识(即人性的基础)的极其广袤的内容和它的全部特征。撇开对文化的考察不论,即使在医疗实践中,病人身上相当一部分无意识心理内容,也不可能仅仅从病人的个人经历和后天经验中获得完整的解释。

  在荣格的心理学中,人格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精神”(psyche),这个拉丁词的本义是“精神”(spirit)或“灵魂”(slul)。在荣格看来,这个“精神”便是人的灵魂。

  荣格认为,精神包括一个人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它是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精神的作用就像一个指南针,它调节、控制着个体,使之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荣格说:“心理学不是生物学,不是生理学,也不是任何别的科学,而恰恰是这种关于精神的知识。”精神,是任何人生命存在的土壤。

  在他看来,每个人的人格从一出生便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部分的集合,更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累加。人格具有原始统一性,人生来就具有完整的精神,所以人不必致力于构建完整的人格。荣格说:“在人的整个一生中,他所应该做的,只是在这种固有人格基础上,去最大限度地发展它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性,小心谨慎着不让它破裂为彼此分散的、各行其事的和相互冲突的系统。”

  虽然每个人都具有完整的精神,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保持住这份完整。一旦人格分裂,人的精神的完整性就会破裂,一些精神碎片会导致人格扭曲,造成某些精神疾病。荣格认为,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家,他的工作就是要帮助病人找回分散的完整人格,并使之强化,以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分裂。所以,荣格精神分析的终极目标是精神的综合。

  在分析人的完整精神时,荣格将之分为由浅及深的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②个人无意识

  从荣格的理论出发,意识是人精神世界中惟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早在个体生命出生以前它便已孕育在胚胎之中。通过观察荣格发现,幼儿在辨别和确认父母、玩具以及周围其他事物时往往会自觉运用某种意识,而这种对意识的自觉运用又与其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等四种心理功能的应用紧密相关。进一步的研究使他发现,儿童并不是平均地使用这四种功能,通常他会较多地运用一种功能而较少地利用其他功能。而这一被优先使用的功能,就会形成一个孩子区别于其他孩子的基本性格特征。

  除了四种心理功能外,荣格认为还有两种性格特征决定着自觉意识的方向。这两种性格特征就是内向和外向。在他看来,内向性格使意识定向于内部主观世界,外向性格使意识定向于外部客观世界。正是意识的四种心理功能和两种性格特征决定着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类型。

  随着个体的成长,人的意识逐渐变得富于个性,不同于他人,这时便开始了人的个性化(individation)过程。个性化过程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的成长相当重要,经由这个过程,个人逐渐变成一个心理上独立的、不可分的统一体。个体个性化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充分地认识自己或达到一种自我意识,我们可以将之视为意识的扩展。

  个性化与意识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是同步进行的。意识的开始便意味着个性化的开端;只有意识向前发展了,个性化才能得以深入。一个始终认不清自己、读不懂周围世界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充分个性化的人的。而在意识的个性化过程中,一个新的成分被发现了,荣格将之称为“自我”(ego)。

  在荣格看来,自我是意识的门卫,它由能够自觉到的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等组成。如果某种观念、情感、记忆或知觉不被自我所承认,就永远进入不了意识。

  自我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荣格将之比作过滤器。他认为,正是通过这个器皿,许许多多的心理材料被滤掉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保存下来,进而,达到充分自觉的心理水平。这很好理解,正如生活中的我们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体验,而其中绝大多数并没有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这是因为自我早就在它们到达意识之前就将之淘汰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我们会被无数希望挤入到意识中来的心理内容压倒和吞没”。通过对心理材料的选择和淘汰,自我保证了人格的同一性和持续性。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自我的存在,我们才感觉到今天的自己同昨天的自己是同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

  那么,是什么原因决定着自我的选择性呢?这同自我与人的个性化和不同的心理类型紧密联系有关。一个情感型的人,他会允许较多的情绪体验进入意识;而对于一个思维型的人来说,当然思想比情感更易进入他的意识了。同时,进入意识的量又与个性化关系密切:一个高度个性化的人,将允许较多的东西成为意识。此外,强烈的体验会战胜微弱的体验,轻而易举地攻入自我的大门。

  ……

作者简介:

  荣格(1875~1961),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独树一帜的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赢得了当时乃至今天世人的普遍认同和赞誉,从而成为了与弗洛伊德比肩而立的世界级心理学大师。他的分析心理学极大地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用他的分析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可以解释其他心理学流派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如宗教问题、神话、象征、超感官知觉等。他把众多的人类活动都包含在这一理论之中,在历史、文学、人类学、宗教以及临床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刻和无比深远的影响。

内容简介:

  荣格毕生致力于分析心理及性格学的研究,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赢得无数人的崇拜,中国的读者对他并不陌生。《荣格性格哲学》对荣格的哲学理论,做了较全面的评述和介绍,并着重解说了各种性格(心理)类型及其形成的过程和完善措施;力求使读者在面对自己面对人生时,从荣格的性格哲学中获得一个经典而科学的理性观照。

目录:

一、自我的探索
1.心灵结构
①意识的基础:无意识
②个人无意识
③情结
④集体无意识
⑤原型与原始意象
⑥男人的女性特质
⑦女人的男性特质
2.人及其象征
①永恒的象征
②成年礼的原型
③人性中的双重原则
④象征的超验和整合功能
3.心理科学观
①心理学是有灵魂的科学
②心理学是经验的科学
二、心理的类型
1.两种基本的性格(心理)类型
2.心理的四种功能
①感觉
②直觉
③思维
④情感
3.外向性格的功能性分类
①外向感觉型及特征
②外向直觉型及特征
③外向思维型及特征
④外向情感型及特征
4.内向性格的功能性分类
①内向感觉型及特征
②内向直觉型及特征
③内向思维型及特征
④内向情感型及特征
5.有关的定义
三、个性的完善
1.早期人格开发
①儿童心理冲突
②儿童前心灵意识分析
③心理异常的种类及对策
④神童人格
⑤人格培养:教育的终极
2.个性的形成
①人生的阶段
②心灵成长的模式
③个性化的方式
3.个性的完善
①家庭教育
②学校教育
③无意识教育
④人际关系与个性
四、心理的治疗
1.目标
2.与弗洛伊德的区别
3.方法
①联想测试法
②析梦法
③移情法
④精神宣泄法
⑤解释法
⑥教育法
⑦个性化方法
荣格主要著作年表

商品评价
  • 0%

    好评度

  • 好评(0%)
    中评(0%)
    差评(0%)
  • 全部评价(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 用户晒单(0)
售后保障
售前服务电话:010-62993931
售后服务电话:010-62993931
本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本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运费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
本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标准查询网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厂商,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厂商)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常见问题
下单后可以修改订单吗?

由本网站发货的订单,在订单发货之前可以修改,打开“订单详情”页面,若已经出现物流信息,则表示订单无法修改。

无货商品几天可以到货?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商品的到货时间:若商品页面中,显示“无货”时:商品具体的到货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您可以通过商品页面的“到货通知”功能获得商品到货提醒。

订单如何取消?

如订单处于暂停状态,进入“我的订单"页面,找到要取消的订单,点击“取消订单”按钮,若已经有物流信息,则不能取消订单。

可以开发票吗?

本网站所售商品都是正品行货,均开具正规发票(图书商品用户自由选择是否开发票),发票金额含配送费金额,另有说明的除外。

如何联系商家?

在商品页面右则,您可以看到卖家信息,点击“联系客服”按钮,咨询卖家的在线客服人员,您也可以直接致电。

收到的商品少了/发错了怎么办?

同个订单购买多个商品可能会分为一个以上包裹发出,可能不会同时送达,建议您耐心等待1-2天,如未收到,本网站自营商品可直接联系标准查询网在线客服。

如何申请退货/换货?

登陆网站,进入“我的订单”,点击客户服务下的返修/退换货或商品右则的申请返修/退换货,出现返修及退换货首页,点击“申请”即可操作退换货及返修,提交成功后请耐心等待,由专业的售后工作人员受理您的申请。

退/换货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退货处理周期(不包含检测时间):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7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各支付方式退款时间请点击查阅退款多久可以到账;
换货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15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
温馨提示

关闭
您尚未登录

用户登陆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