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强军兴国之道

售价 降价通知
市场价 ¥103.06
会员等级价格
  • 上架时间
    2022-04-16
  • 累积评价0人评价

  • 累计销量

  • 赠送积分73

  • 数量
    减少数量 增加数量   有货
平台自营
商家名称:
标准查询网
客服邮件:
2591325828@qq.com
客服电话:
010-62993931
在线客服: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微商城

推荐精品

同类品牌

最近上新

  • 商品名称:俄罗斯强军兴国之道
  • 商品编号:12704105
  • 品牌:
  • 上架时间:2022-04-16
精彩书摘:

第一章大国的底蕴和潜力俄罗斯作为重要大国的地位奠定于沙皇俄国时期,并在苏联时期发展到超级大国的鼎盛时期。今天虽已不再是超级大国,却也基本传承了苏联的衣钵,继承了其76%的国土、52%的人口、近80%的经济潜力,是唯一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弹道导弹和核弹头的国家。俄罗斯的优势当然不仅在于武器。无比辽阔的地域空间、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培养出大批杰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优质教育水平等都是其长处。这是让俄罗斯人倍感自豪和自信的重要源泉。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和强国的潜力依然十分明显。一、辽阔的地域空间美国著名学者汉斯·J摩根索指出:“领土广阔是巨大力量的永久源泉。” 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横跨亚洲和欧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与欧洲的芬兰、挪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国接壤,南部广大区域与亚洲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等国接壤。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85个联邦主体,实有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709万平方千米, 此两个数字含已实际并入其版图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作者注。相当于中国与澳大利亚国土面积之和,相当于国土面积排名后145个国家之和。从大洲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相当于南美洲的面积,比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的面积都要大。俄罗斯的陆地邻国有14个, 俄方已公开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为独立国家,因而自称有16个邻国——作者注。是世界上邻国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典型的巨大均衡板块型国家,俄罗斯所拥有的战略优势表现在诸多领域和层面。 第一章大国的底蕴和潜力  俄罗斯强军兴国之道 00(一)战略周旋空间大领土面积的大小,不仅意味着国家战略可以借助的资源的多寡,而且决定着其所依托的空间的大小。战略空间越大,国家在国际上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就越大。俄罗斯是世界第一疆域大国,拥有极其广阔的国土幅员,其战略周旋空间无疑也比一般国家大了很多。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认为,俄罗斯无边的空间“也保护了俄罗斯人,给他们以安全”,“辽阔、深邃、巨大的俄罗斯大地,总能解救俄罗斯人,帮他们摆脱困境”。 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传统说法是,当俄罗斯遭受强敌攻击时,它可以利用其幅员广、纵深长的优势,以空间换取时间,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换取国家逐步稳住阵脚,为转被动为主动或进行外交运作赢得时间。在19世纪和20世纪两次卫国战争中,强大对手离征服它似乎都只有一步之遥,俄(苏)却都能逐步摆脱困境、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除有其军民坚韧不拔的精神等因素外,幅员广阔是俄罗斯得以生存下来并最终通过军事、外交手段达到战胜敌人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二)让入侵者消耗巨大广阔的战场空间,可以明显“稀释”敌方的兵力,消耗其战争资源,为己方组织防御反击提供充分的转圜空间。摩根索说:“只要征服俄国的目标制订有误并倾向于毫无限度,那么,对俄国领土的征服就会成为征服者的包袱而不是资产。不是征服者在吞并领土并从中获取力量,而是领土在吞噬着征服者,削弱他的力量。” 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页。俄罗斯以其庞大的国土面积占据天时地利,很少被其他国家完全征服过。而且苏俄战争历史证明,俄罗斯似乎总是欧洲帝国的噩梦之地。因为对于欧洲各国来讲,它过于庞大,即使欧洲各国联合也未必能够征服整个俄罗斯。1812年,拿破仑亲率法兰西帝国60万大军入侵俄罗斯,法国正规军数量是俄军的2倍以上,并且装备更加精良,曾一度占领了莫斯科和大片土地,但这些优势和成就也没有获得颠覆性的政治效果,因为莫斯科当时并不是首都,千里之外的首都圣彼得堡仍在正常运转,俄罗斯仍有大片国土没有受到战火摧残,特别是首都周边的工农业仍然可以维持中央的运转,由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国主力部队仍在,俄国支援部队仍在源源不断地组建并赶赴战场。而法军因为战线拉得过长,所以作战力量捉襟见肘,后备兵力不足,后勤变成了问题,只能走到哪儿抢到哪儿。但俄国人拒绝大决战。法国人前进,俄国人撤退。法国人继续前进,俄国人再次后退。俄国总是有大片的土地可供撤退。俄军还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所有能吃、能用的均已带走或焚烧销毁,以防止落入法国人手中。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大卫·A贝尔说:“当然,焦土战术在剥夺法国军队生计方面是极其重要的。”拿破仑军队每天都在消耗,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补给,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绝大多数死于恶劣的生存条件和疲惫,而不是步枪子弹。1941年,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德国在入侵苏联时,其遭遇也与拿破仑军队类似——虽在初期占领了大片领土,但仍无法击败苏联,反而深陷于广阔的战场空间不能自拔,其集中起来的优势逐渐被稀释、消耗成劣势,最终遭到彻底失败。即使在科技较为发达的今天,地理屏障也发挥着重大作用。(三)重心转换机会多领土大小对军事和外交战略的弹性、手段、重心可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由于地域广阔,俄罗斯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借助地缘上的优势,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巧妙周旋,变主要方向为次要方向或变次要方向为主要方向,以谋取利益。当俄罗斯在西线受到挤压时,可以在东方或南方谋取利益;当俄罗斯在东方遭到攻击时,可以在南方、西方谋求利益;当俄罗斯在南线遭到阻击时,可以在东方、西方谋求利益。1696年俄国夺取亚速夫要塞后,彼得一世曾认为俄国应进一步夺取刻赤海峡,打通进入黑海之路。但他发现该方向形势并不十分有利。当时土耳其军事力量仍然较强,而反土同盟因欧洲列强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趋于瓦解。相比之下,波罗的海方向的形势对俄国相对有利。于是,彼得一世适时调整战略重点,将原来的巩固和扩大反土联盟、为夺取黑海出海口服务的方针转为扩大反瑞典同盟、为解决波罗的海出海口服务,最终在此方向收获了巨大的战略效益。二、大自然的厚赠从生存和发展的前景看,“地大”意味着“物博”,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广袤的地理空间,使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也是俄罗斯成为地区乃至世界大国的重要前提。俄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2004年出版的《俄罗斯:复兴之路》报告称,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资源几乎能够完全自给的国家。其现已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一)资源宝库从现代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看,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俄罗斯境内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290亿吨,其中证实经济可采储量为140亿吨,石油储量仅位列沙特阿拉伯之后居世界第二位,并在2010年超过前者成为世界石油产量第一大国,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29%。俄罗斯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47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以上。俄罗斯是世界第五大煤炭生产国,煤炭储量约为1750亿吨,约占世界的30%。已探明的储量为2020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仅次于美国(4450亿吨)和中国(2720亿吨)。这些资源大多集中在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其他几种分别是: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黄金储藏量稳居世界第二至第三位(占世界黄金储量的9%—10%),https://zen.yandex.ru/media/dpromonline/rossiiskie-zolotye-zapasy-mify-i-realnost-5dbbfadb1febd400b1890f37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俄罗斯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森林资源储量超过了整个北美的森林资源,占国土面积的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储量706亿立方米,占世界总蓄积量的近25%。平均年采伐量12亿立方米,占木材总储量的017%。木材工业每年价值约200亿美元,对俄罗斯经济有重要贡献。针叶、硬阔叶和软阔叶是主要树种,占森林覆盖面积总量的90%。在树龄上以成熟林和过熟林为主,占木材储量的575%。俄罗斯淡水总量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俄罗斯联邦境内的河流多达10万多条,其中超过1000千米以上的有58条。拥有500多条通航河流,总长度为30万千米,实际通航里程为8万千米。贝加尔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其蓄水量占到地球表面淡水总容量的20%,可供全球人口饮用半个世纪,被称为“世界之井”。有人开玩笑说,到“后石油”时代,俄罗斯人靠卖水也能自救。俄罗斯的渔业居世界第四位。俄罗斯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或其陆缘海及海湾所包围:大西洋所属陆缘海及海湾(由北向南):芬兰湾、波罗的海、亚速海、黑海;北冰洋所属陆缘海(自西向东):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太平洋所属陆缘海(由北向南):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绵延37653千米的海岸线,意味着俄罗斯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资源。(二)农业潜力俄罗斯农业用地21亿公顷,其中耕地125亿公顷,人均耕地为085公顷;而全世界耕地面积不过1457亿公顷,人均只有032公顷。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土地非常肥沃,正如俄罗斯土壤学奠基人多库恰耶夫指出的,黑土地带是俄罗斯的主要财富,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传统上的俄罗斯是个农业国,小麦出口就属于传统优势项目。2017—2018农业年,俄罗斯粮食出口量达5200万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与美国不同的是,在俄罗斯出口的粮食中,小麦占比较高——约为4020万吨,接近80%。21世纪初以来,俄罗斯在世界小麦市场的份额翻了两番,近年来已经占领了世界一半以上的小麦市场。凭借丰产和诱人的价格,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出口国。普京总统在2018年10月指出,俄罗斯农业领域近年来呈现出不寻常的增长速度,“5年内农业产品产量增长了20%”“农业变成了高科技生产行业,成为俄罗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2017年粮食产量创下135亿吨的记录。 《财经ABC》,2018年11月10日电。2019年2月22日,普京总统在向联邦议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自豪地宣称:“我们的一个天然优势(我想,每个人都会赞同这一观点)就是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们应该被用来增加环保产品的生产。我委托政府创建一个受保护的、环保的、属于‘绿色’产品的国家品牌,这个品牌必须确保在其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对人类健康来说非常安全的技术,并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高品质保证的地位。这样,在国外市场,一切就都能畅行无阻。同时也请你们相信,国外已经没剩下什么干净的东西了。”总之,尽管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地缘政治状况明显恶化,但就领土、人口和自然资源而言,它不仅领先于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仅凭其“块头”和蕴含的巨大潜力,任何国家都不能小觑,几乎无尽的各种战略资源使其无惧外部的封锁挤压。过往的国际制裁史证明,对待俄罗斯这样的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的国家,最严厉的制裁也不足以在短期内产生使局势发生根本变化的影响。这就是俄罗斯无惧西方压力的底气所在。三、超级大国的遗产20世纪的苏联,是世界舞台上一个耀眼的超级大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短短的20年时间内就使其国民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人民面对着似乎要将整个世界吞没的法西斯军队,精诚团结、坚忍不拔,最终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的生命力。战后,苏联长期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领导着社会主义阵营,组织起强大的华约集团,与美国作为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抗衡,在地位和影响力上并驾齐驱,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无数骄人的成就。俄罗斯人对这段历史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优越感。(一)大国余威犹存人们常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形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尽管国力衰落,但靠着作为超级大国多年的历史积累,俄罗斯仍然拥有世界大国的物质条件和某些外在特征。或者可以说,作为超级军事大国的余威犹存。依然庞大的核武库,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是它傲视世界的底牌。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有能力摧毁美国的国家,它让当今世界霸主美国心存忌惮但又不得不尊重。针对独联体国家,俄罗斯更有其优越性和传统影响力。对希望独联体“散伙”的原苏联成员,俄罗斯有能力运用“经济杠杆”在独联体内建立“新规则”,利用独联体国家对俄罗斯的各种依赖和依存关系,加强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地位和影响。《生意人报》评论说:“那些愿意保留在俄罗斯影响力轨道之内的将得到大笔财政奖励,具体说就是石油、天然气和武器。而那些现在向西方看齐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则将准备面对不怎么样的结局———没有天然气,没有石油,也没有武器。”这几样都是俄罗斯的优势和强项。独联体各国都有软肋:乌克兰虽然资源丰富,但石油和电力极度匮乏;吉尔吉斯斯坦没了俄罗斯的帮助,连春耕都无法进行……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的新政策也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莫斯科时报》援引克里姆林宫高层的话说,俄罗斯将停止对它的前苏联邻国提供经济援助,“这给那些想搞散独联体的国家传递了清晰信号,它们必须为亲西方立场付出代价”。常喆等:《俄不想让独联体散伙》,《环球时报》2005年8月29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国情结”一直是俄罗斯社会心理和国民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铸就的民族大国意识,当年曾为沙俄的侵略与苏联的对外扩张提供理论依据;现在也是在世界发挥特殊作用的思想基础。这使得俄罗斯领导集团致力于恢复大国地位的追求和努力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影响也波及周边国家。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及其在周边地区的传统影响,足以使其成为一方盟主。(二)强大的科研能力俄罗斯人口稀少,但人口质量依然相当高。苏联对科技和教育的高度重视,给俄罗斯的科技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苏联重要组成部分的俄罗斯继承了相当巨大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军事工业和一些重化工业领域。据统计,目前俄罗斯有858万科研人员。其中,636万在国家科研机构工作,科学院有11万人。莫斯科有50%、圣彼得堡有75%的企业从事军工生产;俄罗斯全国工业生产有80%与军工有联系。苏霍伊航空军工综合体、金刚石—安泰公司、彩虹机械制造设计局、乌拉尔车辆厂等武器与军事技术装备产业是世界知名的俄罗斯军工产品品牌。巨大的科研力量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俄罗斯在科技方面的优势突出表现在高科技的航天和太空领域。自1957年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迄今,俄罗斯一直在该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一整套从事军民两用航天-火箭技术研究、开发和批量生产的科研生产体系,是世界上能够全面掌握空间站制造、发射和回收技术的国家。在核能领域,俄罗斯在核材料开采和加工方面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其浓缩铀离心分离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在水下深潜器和水上船舶领域,俄罗斯在深潜器的全面隐身(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辐射隐身、声隐身和非声场隐身)技术方面和水下发射的总体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在新材料领域,俄罗斯在研制开发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抗腐蚀等新材料,以及陶瓷制品、焊接材料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激光技术及其他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俄罗斯的总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在电子—离子—等离子加工各种复合材料(双金属体及金属陶瓷材料等)方面也居世界先进水平。在信息和电子技术领域,俄罗斯在神经信息技术、影像辨别和分析系统,以及数学模拟和计算实验法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在生命保障系统方面,俄罗斯对极端恶劣条件下保障人类生命的问题研究成果显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用于太空载人飞行的生活保障系统。俄罗斯对诱发疾病基因的精确定位也很有研究,在不少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方面,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基因工程和自然环境(宇宙空间、大气、水域等)监测技术及非生物资源变化预测和评估技术等,也都很有国际竞争力。0第二章国家安全之虞安全环境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内外环境。俄罗斯的周边地缘环境虽然不及美国,却也比中国好很多。由于几个世纪都很注重对周边安全缓冲区的经营,尽管陆上邻国数量众多,但周边除中国外,其他邻国实力都与之相差甚远。从俄罗斯设置的几个战略方向看,西部,即欧洲方向一直是重点关注,同时也是潜在威胁最大的方向;西南,包括高加索和中亚方向,存在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东南,即远东一带,也是重要方向,面对的主要对手是美日韩同盟,还有长达4300千米的中俄边界,复杂难解的朝鲜半岛问题。复杂的周边安全形势与俄罗斯国内形势交织,造成诸多的麻烦和问题,并常常被美国等西方国家所利用。一、冷战的“失败者”苏联解体造成了自莫斯科公国对外扩张以来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逆向地缘政治变动,地缘战略空间大幅缩小,在世界地缘政治版图中的地位明显下降。自16世纪以来,欧亚大陆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化,莫过于俄罗斯的崛起与扩张;苏联的解体,使俄国300多年扩张所获得的地缘政治成果几乎化为乌有,在欧洲几乎完全退回到了17世纪的版图。在地缘战略空间大幅回缩的同时,出海通道也受到钳制。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使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只剩下了圣彼得堡、维堡(部分为芬兰使用)和加里宁格勒三个港口。在黑海,俄罗斯只剩下诺沃罗西斯克和图阿普谢两个港口。苏联解体后,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归属等等。或许从民族自决的角度来看,苏联解体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经济上却是灾难性的,与战后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朝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经过70多年苦心经营建立起来的完整经济体系支离破碎了,统一的海关、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官方语言和时间表不存在了,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无一例外地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俄罗斯的地域经济空间大为缩小,相应导致劳动力资源减少,并失去了许多工业和农业原料的来源,丧失了通向海洋的重要港口和管道设备等。在经济自由化和经济转轨中,久已形成的国民经济联系突然中断,给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性后果。短短几年,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一半以上,工业生产下降了70%~80%;军事力量大大削弱;科技潜力严重下降,人才大量外流;人均生活水平下降了66%~80%,20%~30%的居民处于贫困线边缘;政治形势持续动荡。 冯玉军:《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取向》,《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10期。 第二章国家安全之虞    俄罗斯强军兴国之道 冷战以一种非对称的方式终结,并且未能以国际条约的签署予以确认。欧洲冷战终结的物质过程以柏林墙的倒塌作为起点,却因北约的存续而迄今未能全部完成,而作为一个心理过程则是从未停止过,其鲜明的表现就是冷战思维依旧活跃。西方公共话语中承认“冷战无输家”,但在内心层面上始终自视为“胜利者”,而将俄罗斯看作“失败者”。 杨成:《“黑天鹅效应”与乌克兰危机演化的可能情境》,《世界知识》2015年第5期。北约和欧盟双双东扩,使得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不断被挤压,俄罗斯虽极力反对却无力阻止这一进程。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已急速衰减。相对而言,其军事仍然强大而鲜有对手,经济状况却复苏艰难。俄罗斯虽不甘心受制于人,但也无力称雄于世。美国凭借其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在世界上一味逞强,竭力显示自己对世界重大事务的主宰作用。戈尔巴乔夫设想的“欧洲共同家园”、叶利钦倡议的俄美共治的合作型“新两极世界”全都沦为一纸空文。俄罗斯不肯示弱,要表明它在涉及自己利益和声誉的重大问题上拥有发言权。而美国往往不把俄罗斯放在眼里。布热津斯基称俄罗斯“已从一个超级大国变成一个第三世界的仍具有重大核潜力的地区大国”。 布热津斯基:《你们本来可以成为富裕和幸福的国家》,[俄]《共青团真理报》1998年1月6日。更有甚者,讥讽俄罗斯是一个“国内总产值跟比利时不相上下的破产国”,一个“维修得很差的核武器库房”。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加拿大研究所所长罗戈夫慨叹道:曾有一段时间,俄罗斯对于美国的每一个举动做出的愤怒反应都会在西方响起警铃,而现在俄罗斯的愤怒只是被看作是一种姿态,美国已将它“放在了次要地位” 俞邃:《论俄美关系之多变》,《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俄罗斯因美国不再将其视为“大国群体的一个成熟的成员”而深感震惊。俄罗斯学者亚·季诺维耶夫悲观地指出,从历史意义上说,俄罗斯被置于死地了,今天的俄罗斯是历史性的半僵死状态。俄罗斯永远不会成为像德国、英国、法国或美国这种类型的国家。这有多方面的原因,而第一位和主要的原因是:西方不允许俄罗斯站在和它们这些国家同一水平的位置上。俄罗斯将处于二三流国家的地位,即“西方文明的后院”的地位。俄罗斯已失去了独立发展历史的可能性,“只有共产主义使它具有这种可能条件,独一无二的可能条件!现在这种条件已经丧失了——并且可能永远丧失了。可能在人类历史上这种可能性再也不会出现”。 钟亚平:《俄罗斯部分人士对苏联解体的反思》,《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2期。俄罗斯人的挫败感和耻辱感日积月累。当乌克兰危机爆发之际,这一负面情绪上升到历史最高点。俄罗斯人显然认为自己无路可退,别无选择。他们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行为彰显的是俄罗斯式的底线思维,即俄罗斯有足够实力应付任何外部力量在欧亚地区对其利益的强烈挑战,但其本身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负责任的力量。如果西方尊重俄罗斯利益,则可推动局势缓和;如果继续对俄罗斯逼压,俄罗斯会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二、国内现实问题现实中的俄罗斯确实面临着发展中的一些困境。对此,做过俄罗斯总理和总统的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持有辩证的看法:倘若将主要精力全部用于通过种种理由来解释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例如,边境线漫长、气候恶劣、东西相距甚远、地广人稀等,那么风险只会不断增长。全球经验表明,这些并非最终的结论。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例,人口稀少、众多土地荒无人烟,却跻身高度发达国家之列;日本与之相反,人口众多,没有富余土地,自然资源匮乏,但也很发达。因此,客观条件、自然资源都是双刃剑:土地太多不好,因为难以开发;土地太少也不好,会无处居住及耕作;资源紧缺不行,因为对进口的依赖极深;资源太多也不行,其他经济领域便难以得到发展;人口少是坏事,因为劳动力短缺;人口多也是坏事,因为养活他们的压力太大…… 德·梅德韦杰夫:《新现实:俄罗斯与全球挑战》,《俄罗斯报》2015年9月24日。现实中,俄罗斯至少面临三大难题:一是经济问题;二是人口困境;三是社会矛盾与分离主义。(一)经济问题俄罗斯的经济问题,很多方面是苏联时期就形成的,可以说是美苏争霸留下的后遗症。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俄罗斯的影响极为深刻,导致目前俄罗斯的工业结构仍以重工业为主,几乎很少有轻工业部门。近些年俄罗斯的产业结构也在做一些调整,努力降低重工业的比重、增加轻工业的比重,但是由于经济结构单一,转向十分困难。为了尽快摆脱危机,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曾采纳以盖达尔为代表的“青年改革派”的主张,并任命其为政府总理,在全俄推行以西方货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休克疗法”,实施激进经济改革。结果“休克疗法”险些置俄罗斯经济于死地,使俄罗斯经济经历了几乎跨越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震荡和起伏。今天的俄罗斯,实际上仍然面临着以前遗留或者说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今后一个时期仍会困扰的经济问题: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经济增长模式仍以粗放和资源依赖为基本特征,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短期内仍难以改变;经济缺乏竞争力,落后的传统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更新率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等。(二)人口困境几十年来,从苏联到俄罗斯联邦,都在受困于人口的负增长。在一个国土面积极为庞大、境内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度,仅仅维持着142亿左右的人口规模,尤其是人口资源从1993年以来还呈逐渐缩减的趋势,形成一个严重的反向性矛盾。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数量的不断减少以及与此有关的……

作者简介:

曹永胜,大校,河北肃宁人,军事学博士,先后就读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研究生院、俄联邦总参军事学院,现为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军事战略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俄友好协会理事。长期从事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军事战略教学研究。著有《南亚大象——印度军事战略发展与现状》《俄罗斯军事战略概论》。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重点探讨俄罗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普京领导下强军兴国的发展道路、揭示俄罗斯军事战略理论与实践发展变化的学术专著,对帮助读者研究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谋划和军事战略、“新面貌”军事改革以及俄军的战争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大国的底蕴和潜力

一、辽阔的地域空间(1)

二、大自然的厚赠(4)

三、超级大国的遗产(7)


第二章国家安全之虞

一、冷战的“失败者”(11)

二、国内现实问题(14)

三、周边的麻烦(17)

四、西方的战略挤压(24)

五、威胁判断与冲突应对(36)


第三章战略遏制

一、确保核遏制(40)

二、发展非核遏制(49)

三、遏制力量的构成(54)


第四章重塑军队面貌

一、改革领导指挥体制(64)

二、打造精干迅疾的常备部队(77)

三、职业化与兵役义务(96)

四、武器装备建设(103)

五、反思与纠偏(109)


第五章战火淬砺

一、出兵叙利亚(118)

二、“混合战争”理论的实践运用(130)


第六章守卫与拓展战略空间

一、辽阔疆域离不开强大陆军(135)

二、坚守周边传统安全(145)

三、坚守近海,挺进大洋(153)

四、重返中东阵地(178)

五、强势守护北极(189)


第七章战略文化

一、以扩土求安全(196)

二、崇尚“硬”实力(200)

三、“救世使命”意识(204)

四、民族性格(210)


商品评价
  • 0%

    好评度

  • 好评(0%)
    中评(0%)
    差评(0%)
  • 全部评价(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 用户晒单(0)
售后保障
售前服务电话:010-62993931
售后服务电话:010-62993931
本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本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运费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
本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标准查询网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厂商,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厂商)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常见问题
下单后可以修改订单吗?

由本网站发货的订单,在订单发货之前可以修改,打开“订单详情”页面,若已经出现物流信息,则表示订单无法修改。

无货商品几天可以到货?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商品的到货时间:若商品页面中,显示“无货”时:商品具体的到货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您可以通过商品页面的“到货通知”功能获得商品到货提醒。

订单如何取消?

如订单处于暂停状态,进入“我的订单"页面,找到要取消的订单,点击“取消订单”按钮,若已经有物流信息,则不能取消订单。

可以开发票吗?

本网站所售商品都是正品行货,均开具正规发票(图书商品用户自由选择是否开发票),发票金额含配送费金额,另有说明的除外。

如何联系商家?

在商品页面右则,您可以看到卖家信息,点击“联系客服”按钮,咨询卖家的在线客服人员,您也可以直接致电。

收到的商品少了/发错了怎么办?

同个订单购买多个商品可能会分为一个以上包裹发出,可能不会同时送达,建议您耐心等待1-2天,如未收到,本网站自营商品可直接联系标准查询网在线客服。

如何申请退货/换货?

登陆网站,进入“我的订单”,点击客户服务下的返修/退换货或商品右则的申请返修/退换货,出现返修及退换货首页,点击“申请”即可操作退换货及返修,提交成功后请耐心等待,由专业的售后工作人员受理您的申请。

退/换货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退货处理周期(不包含检测时间):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7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各支付方式退款时间请点击查阅退款多久可以到账;
换货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15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
温馨提示

关闭
您尚未登录

用户登陆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