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产品创新

售价 降价通知
市场价 ¥44.55
会员等级价格
  • 上架时间
    2022-04-16
  • 累积评价0人评价

  • 累计销量

  • 赠送积分31

  • 数量
    减少数量 增加数量   有货
平台自营
商家名称:
标准查询网
客服邮件:
2591325828@qq.com
客服电话:
010-62993931
在线客服: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微商城

推荐精品

同类品牌

最近上新

  • 商品名称:工业企业产品创新
  • 商品编号:11990751
  • 品牌:
  • 上架时间:2022-04-16

精彩书摘:
  《工业企业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企业在既定的产品创新过程中,在创新目标的指导下所采取的一种过程管理方法。企业产品创新状况由内部创新能力、外部环境、创新决策等因素决定。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通过单一的管理模式来满足多种创新状况的需求。因此企业必须选择与产品创新过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才能取得创新的成功。常见的产品创新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
  (1)功能顺序管理模式。功能顺序管理模式建立在明确的职责分工基础之上,在产品创新时制订严密细致的计划,把整体创新任务划分成多个明确具体的子任务,对应到不同的职能部门和开发者,各个职能部门保持相对独立,当一个职能部门完成创新阶段的子任务后,下一个子任务的职能部门才开始工作,不同的职能部门只在创新各个阶段开始和结束时有接触,整体的过程是顺序串行展开的。
  (2)集中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是将企业产品创新的任务集中到企业另行设立的相对独立、完整的产品开发中心,它有自己的领导并对产品创新项目享有直接、充分的指挥权,成员来自于企业的包括设计、工程、生产、市场营销等部门在内的不同职能部门,但这些创新人员及研究中心的工作不再受各部门经理的直接影响。
  (3)集成管理模式。集成管理模式实质上是将集成思想与企业产品创新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行为上以集成机制为核心,方式上以集成手段为基础。通过科学而巧妙的创造性思维,从新的角度和层面来对待各种创新要素,提高各项创新要素的交融度,促进各项要素之间功能和优势的互补、匹配,使创新整体产生1+1>2的效果,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创新获得成功。
  ……
作者简介:

  明新国,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标准化协会理事,国际项目管理协会(PMI)中国区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嘉兴平湖市企业转型升级研究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制造系统(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4.0、产业互联网、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产品创新工程(创意、创新、创业、众创空间、创新链);生产性服务(服务型制造、产品服务系统);互联网+工业(思维、模式、技术);精益企业与管理;物流与供应链(价值链)管理等。撰写和发表论文100多篇,被国外SCI/EI检索50多篇。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工业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出任专题分会主席及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曾经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会委员。

内容简介:

  《工业产品创新》首先论述了当前一系列世界变革与背景趋势,提出了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科学发展路径;引入创新的内涵、常用的创新方法以及流程化创新方法;详细讲述了如何从技术拉动、需求发现及两者的融合,进行创新机会的识别;构建了规范化、模块化、协同化、精益化的产品创新体系架构;探讨了支撑产品创新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追求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服务创新体系,为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提供了借鉴。《工业产品创新》将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与DFSS(六西格玛设计)作为产品创新的关键技术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创新文化与产业链的设计是中国工业企业产品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工业产品创新》也对此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同时还分析了若干国内外典型创新案例,为中国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与参考。

目录:
前言
1 变革与启示
1.1 世界变革发展趋势
1.1.1 工业4.0
1.1.2 相关要素的变迁
1.1.3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1.1.4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
1.2 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现状
1.2.1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1.2.2 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模式现状
1.3 中国工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
1.3.1 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3.2 先进的核心技术不可能引进
1.4 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的中国梦
1.4.1 工业企业价值链产业转型方向
1.4.2 创新需要方法论体系
1.4.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工业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手段
参考文献
2 创新内涵
2.1 创新的定义与内涵
2.2 创新模式
2.2.1 封闭式创新
2.2.2 开放式创新
2.3 创新的层次
2.3.1 渐进式创新
2.3.2 本质性创新
2.3.3 破坏性创新
2.4 创新的类型
2.4.1 商业模式创新
2.4.2 业务流程创新
2.4.3 技术创新
2.4.4 产品创新
2.4.5 服务创新
2.4.6 品牌创新
2.5 创新分类的价值
参考文献
3 常用创新方法
3.1 常用创新方法概述
3.2 逻辑推理型技法
3.2.1 移植法
3.2.2 类比法
3.2.3 KJ法
3.2.4 自然现象和科学效应探索法
3.3 联想型创新技法
3.3.1 智力激励法
3.3.2 联想法
3.3.3 逆向构思法
3.4 列举型创新技法
3.4.1 缺点列举法
3.4.2 希望点列举法
3.4.3 特征点列举法
3.5 形象思维型技法
3.5.1 形象思维法
3.5.2 灵感启示法
3.5.3 大胆设想法
3.6 组合型技法
3.6.1 组合法
3.6.2 分解法
3.6.3 形态分析法
3.6.4 横向思考法
3.7 有序思维型创造技法
3.7.1 奥斯本检核表法
3.7.2 5W1H法
3.7.3 和田十二法
参考文献
4 流程化创新方法
4.1 流程化创新过程
4.2 创新战略
4.2.1 战略三要素
4.2.2 创新战略分析方法
4.3 市场细分
4.3.1 市场细分的意义
4.3.2 市场细分的步骤
4.4 了解客户
4.4.1 客户需求调研流程
4.4.2 关键的客户调研工具(方法)
4.5 确定机会
4.5.1 联合分析法
4.5.2 优选法
4.6 生成创意
4.6.1 创意生成方法
4.6.2 创意的管理
4.7 评估创意
4.7.1 机会计分卡与组合评估
4.7.2 优先化创新组合
4.8 实施创新
4.9 杠杆作用——建设创新文化
参考文献
5 产品创新机会
5.1 驱动创新机会的模式
5.1.1 技术驱动创新
5.1.2 需求引导创新
5.1.3 组合驱动创新
5.1.4 引领性创新
5.2 技术驱动识别产品创新机会
5.2.1 技术驱动产品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5.2.2 技术趋势机会识别方法
5.3 需求识别产品创新机会
5.3.1 需求引导产品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5.3.2 用户需求的分类及界定
5.3.3 隐性需求的识别及挖掘
5.3.4 隐性需求挖掘案例
5.4 技术与需求组合识别创新机会
5.4.1 进行前卫用户研究
5.4.2 实施产品概念测试
5.4.3 采用产品联合分析
5.4.4 利用质量功能展开图
5.4.5 三星公司的技术与需求组合创新
5.5 引领性创新识别创新机会
5.5.1 引领性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5.5.2 苹果公司的引领性创新
参考文献
6 产品研发设计创新技术体系
6.1 产品创新总体架构
6.2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流程
6.3 产品研发设计理论
6.3.1 产品研发设计的公理化理论
6.3.2 全球化产品开发理论
6.3.3 产品服务设计理论
6.4 产品研发设计的管理
6.4.1 产品创新管理
6.4.2 产品型谱管理
6.4.3 产品研发设计项目管理
6.4.4 产品生命周期知识管理
6.5 集成产品开发团队
6.6 产品开发层次结构
6.6.1 规范化
6.6.2 模块化
6.6.3 协同化
6.6.4 精益化
6.6.5 最优化
参考文献
7 产品创新及其信息化融合
7.1 产品研发信息化的业务需求
7.2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支持创新的系统平台
7.2.1 PLM发展概述
7.2.2 PLM的功能模块
7.2.3 PLM的逻辑层次
7.2.4 PLM的实施路径
7.3 PLM助力产品创新
7.4 PLM的发展趋势
7.4.1 社区化的PLM平台
7.4.2 由以面向文档为中心转移到以模型为中心
参考文献
8 服务创新体系
8.1 服务型制造兴起
8.2 服务创新的意义
8.2.1 服务创新延伸产品生命周期
8.2.2 服务创新提升客户价值
8.2.3 服务创新促进节能减排
8.3 服务创新的类型
8.3.1 技术的推广
8.3.2 服务导向方法
8.3.3 产品与服务的整合
8.4 服务创新的过程
8.4.1 功能服务到价值链服务
8.4.2 基本服务到个性化服务
8.5 从创新的视角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8.5.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成创新
8.5.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企业创新
8.6 服务创新与产品创新的联系
8.6.1 服务创新与产品创新的不同点
8.6.2 服务创新与产品创新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9 TRIZ创新方法
9.1 TRIZ的基本内容
9.1.1 TRIZ的起源
9.1.2 TRIZ的基本观点
9.1.3 TRIZ的解决问题流程
9.2 TRIZ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9.2.1 TRIZ的发展历史
9.2.2 TRIZ的发展趋势
9.2.3 TRIZ在中国的发展
9.3 经典TRIZ的工具
9.3.1 经典TRIZ的工具体系
9.3.2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9.3.3 技术矛盾和40个创新原理
9.3.4 物理矛盾
9.3.5 物场分析和76个标准解
9.4 现代TRIZ创新路线图
9.4.1 TRIZ创新路线图
9.4.2 系统分析和问题描述
9.4.3 问题求解与概念开发
9.4.4 建立概念情境
参考文献
10 六西格玛设计
10.1 六西格玛设计的背景
10.1.1 六西格玛设计的起源
10.1.2 DFSS的目标
10.2 六西格玛设计的内涵
10.2.1 六西格玛设计的概念
10.2.2 六西格玛设计与六西格玛的区别
10.3 DFSS的模式
10.4 DFSS的阶段
10.4.1 DMADV路线图
10.4.2 定义阶段
10.4.3 测量阶段
10.4.4 分析阶段
10.4.5 设计阶段
10.4.6 验证阶段
10.5 三星DFSS案例
10.5.1 三星推广应用六西格玛和TRIZ创新方法的主要历程
10.5.2 三星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主要经验
参考文献
11 产业链创新设计
11.1 产业链的典型结构和分类
11.2 产业链演化的原因与过程
11.2.1 产业链演化的影响因素
11.2.2 产业的进入和退出
11.2.3 产业链的演化过程
11.3 产业链的整合方式
11.3.1 产业链的水平整合
11.3.2 产业链的纵向整合
11.3.3 产业链的跨界混合整合
参考文献
12 企业创新案例分析
12.1 苹果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12.1.1 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
12.1.2 苹果公司的创新分析
12.2 IBM的创新转型
12.2.1 IBM的转型历程
12.2.2 IBM转型分析
12.3 海尔的创新
12.4 英格索兰创新案例——创新引领科技,远见开启未来
12.4.1 英格索兰的创新史
12.4.2 创意生成方法的演进
12.4.3 成果导向型创新方法
12.4.4 英格索兰在创意生成领域的实践
12.4.5 创新助力英格索兰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商品评价
  • 0%

    好评度

  • 好评(0%)
    中评(0%)
    差评(0%)
  • 全部评价(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 用户晒单(0)
售后保障
售前服务电话:010-62993931
售后服务电话:010-62993931
本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本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运费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
本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标准查询网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厂商,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厂商)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常见问题
下单后可以修改订单吗?

由本网站发货的订单,在订单发货之前可以修改,打开“订单详情”页面,若已经出现物流信息,则表示订单无法修改。

无货商品几天可以到货?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商品的到货时间:若商品页面中,显示“无货”时:商品具体的到货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您可以通过商品页面的“到货通知”功能获得商品到货提醒。

订单如何取消?

如订单处于暂停状态,进入“我的订单"页面,找到要取消的订单,点击“取消订单”按钮,若已经有物流信息,则不能取消订单。

可以开发票吗?

本网站所售商品都是正品行货,均开具正规发票(图书商品用户自由选择是否开发票),发票金额含配送费金额,另有说明的除外。

如何联系商家?

在商品页面右则,您可以看到卖家信息,点击“联系客服”按钮,咨询卖家的在线客服人员,您也可以直接致电。

收到的商品少了/发错了怎么办?

同个订单购买多个商品可能会分为一个以上包裹发出,可能不会同时送达,建议您耐心等待1-2天,如未收到,本网站自营商品可直接联系标准查询网在线客服。

如何申请退货/换货?

登陆网站,进入“我的订单”,点击客户服务下的返修/退换货或商品右则的申请返修/退换货,出现返修及退换货首页,点击“申请”即可操作退换货及返修,提交成功后请耐心等待,由专业的售后工作人员受理您的申请。

退/换货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退货处理周期(不包含检测时间):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7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各支付方式退款时间请点击查阅退款多久可以到账;
换货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15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
温馨提示

关闭
您尚未登录

用户登陆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